圖表解析比特幣:後市將如何演繹?

robot
摘要生成中

撰文:Jose Antonio Lanz,Guillermo Jimenez

編譯即整理:BitpushNews

比特幣繼續強勢突破關鍵阻力,站上 11.6 萬美元歷史高位,這波破位行情正爲市場注入新動能,接下來會衝擊多少價位成爲交易員熱議焦點,本文將從技術圖表角度進行拆解。

宏觀背景鋪墊

當標普 500 與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在四個交易日內第三次收於歷史高點,黃金期貨站上每盎司 3370 美元之際,隨着联准会維持貨幣政策耐心立場,風險資產正全線獲得買盤支撐。

比特幣的漲動能同樣與爆表的美國就業數據形成共振——6 月非農就業人數增長 14.7 萬(預期 11 萬)。盡管強勁的就業數據最初因加息擔憂令比特幣跌破 10.9 萬美元,但市場迅速消化拋壓並推升至局部新高。

機構採用仍是核心驅動力。7 月比特幣 ETF 累計資金流入已突破 500 億美元大關。這種持續的機構買單爲任何回調提供關鍵支撐,並驗證着比特幣從投機資產向組合配置資產的進化。

技術突破與機構積累的協同效應,令交易者不禁揣測:在跨越通往未知領域的最後障礙後,比特幣將何去何從?

比特幣圖表:雙重突破瞄準最後阻力

比特幣日前衝高至 11.3 萬美元,標志着全新歷史高位區域的開啓,這也是對壓制價格數周的兩大形態的決定性技術突破。

4 小時圖顯示比特幣幹淨利落地突破了一個對稱三角形形態,而日線圖則顯示出較小的波動,看漲勢頭略顯不足,在這種類型的模式中,這是預料之中的,但如此長的燭臺幾乎沒有留下任何疑問。突破確認是清晰的——足以使幾乎所有關鍵指標在日內時間框架內轉爲看漲。

圖源 TradingView

在 4 小時圖上,平均趨向指數(ADX)爲 27。這通常確認了一個趨勢市場。ADX 衡量趨勢強度,不考慮方向,當它突破 25 時,它向動量交易者發出信號,表明一個可持續的趨勢正在形成,通常會觸發趨勢跟蹤策略的系統性買盤。

但相對強弱指數(RSI)達 75 顯示比特幣已進入超買區域。不妨將 RSI 視作市場溫度計——當讀數過高時,往往預示降溫需求。當前情形可能暗示在大漲後即將迎來調整。不過需注意,比特幣曾多次在更高 RSI 水平下維持看漲動能。

日線圖的擠壓動量指標顯示「關閉」狀態,表明近期壓縮行情釋放的波動性符合先前分析預期。這暗示初始突破行情已兌現,交易者應準備迎接延續漲或當前水平的整固。

整體而言,價格正釋放看漲信號。盡管漲趨勢延續概率較大,但鑑於回調蠟燭圖普遍呈現微小波動,調整對趨勢料不構成威脅。

日線圖同樣展示看漲結構:比特幣掙脫了自 5 月高點以來壓制價格的下降看跌通道(上圖黃線標注)。當前似乎正在形成看漲支撐線(上圖白線),以 4 月回調低點和 6 月末低點爲參照。若確認有效,比特幣可能在該支撐線附近震蕩,維持看漲動能並使 11 萬美元在月底前成爲新支撐。

日線圖上 RSI 報 67,顯示健康動能且未觸及 70 以上的超買區域——暗示進一步上行空間。該讀數告知交易者:買壓保持強勁,但尚未達到通常預示調整的極端水平。

日線 ADX 報 12 表明趨勢仍在發展,尚未達到可界定爲明確形態的支配程度——短期圖表往往包含大量噪音。雖然低於確認強勁定向運動的關鍵閾值 25,但突破後的低讀數常預示加速前的平靜。交易者將此解讀爲下一波衝動漲前的積累階段。

均線分析顯示,比特幣在多個時段穩穩站在 50 週期與 200 週期指數均線(EMA)上方。這些均線間不斷擴大的缺口(稱爲均線背離)通常表徵強勁趨勢狀態,並在回調時充當動態支撐。

關鍵價位

即時支撐:110,197 美元(突破回測位)

強支撐區間:105,000-108,700 美元(支撐線)

預期阻力:115,000 美元(基於三角形突破量度目標及斐波那契擴展位)

比特幣後市展望

技術突破、機構資金流與有利宏觀環境的協同作用,推動比特幣有望延續突破歷史阻力後的看漲趨勢。但偏好技術分析的交易者應監控日線 ADX 能否突破 25 以確認趨勢強度,同時警惕創新高失敗時的 RSI 頂背離現象。

放眼更廣維度,7 月對比特幣仍可能波動劇烈:川普政府「大美麗法案」等政策或將使美國赤字擴大 3.3 萬億美元——歷史上這對 BTC 等稀缺資產構成利好。此外,白宮 7 月 22 日加密貨幣行政令報告截止期限臨近,其中可能涉及美國戰略比特幣儲備的更新,將成爲潛在催化劑。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