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專屬 #WXTM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聚焦 CandyDrop 第59期 —— MinoTari (WXTM),總獎池 70,000 枚 WXTM 等你贏!
🎯 關於 MinoTari (WXTM)
Tari 是一個以數字資產爲核心的區塊鏈協議,由 Rust 構建,致力於爲創作者提供設計全新數字體驗的平台。
通過 Tari,數字稀缺資產(如收藏品、遊戲資產等)將成爲創作者拓展商業價值的新方式。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7日 17:00 - 8月12日 24:00(UTC+8)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WXTM 或相關活動(充值 / 交易 / CandyDrop)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不少於 100 字,形式不限(觀點分析、教程分享、圖文創意等)
添加標籤: #WXTM创作大赛# 和 #WXTM#
附本人活動截圖(如充值記錄、交易頁面或 CandyDrop 報名圖)
🏆 獎勵設置(共計 70,000 枚 WXTM):
一等獎(1名):20,000 枚 WXTM
二等獎(3名):10,000 枚 WXTM
三等獎(10名):2,000 枚 WXTM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主題相關、邏輯清晰、有深度)
用戶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附帶參與截圖者優先
📄 活動說明: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和小號刷量行爲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
ICP突破市值排名前三 Dfinity生態駛入快車道
新秀崛起?加密市場再次沸騰
近期,加密貨幣市場再度升溫。比特幣突破歷史新高,一度超過64000美元。主流幣種和小型代幣也紛紛漲,經過一個多月的震蕩和洗盤後,牛市似乎又卷土重來。
在這輪狂熱行情中,一個名爲ICP的項目突然躋身市值排行榜前三,引發了廣泛關注。許多人對這個此前鮮爲人知的項目感到困惑:它是如何一躍成爲市值第三的加密貨幣的?
事實上,ICP並非新項目,而是一個已經開發了6年之久的老牌項目。它的前身是Dfinity,早在2015年就已立項,曾被視爲區塊鏈領域的"四大天王"之一。然而,多年來主網遲遲未能上線,也因此被戲稱爲"鴿中之王"。
Dfinity最初定位爲以太坊的姐妹鏈,如今則轉型爲ICP協議,旨在打造全球分布式互聯網計算機系統,重塑互聯網基礎架構,成爲分布式雲計算平台。
2021年,許多老牌項目都取得了顯著進展。隨着波卡上線、FileCoin發布、以太坊2.0第0階段啓動,Dfinity也不甘落後。今年4月,隨着Mercury網路即將從Alpha轉爲Beta版,Dfinity主網有望正式創世啓動。
Dfinity的本質
在未來的Web3.0生態中,最基礎的三個底層設施是:去中心化的交互協議和平台、分布式存儲和分布式計算。它們分別對應區塊鏈公鏈(如以太坊、波卡)、FileCoin和Dfinity三大生態。
因此,Dfinity是未來區塊鏈乃至全新互聯網生態的底層基礎設施之一,並非傳統意義上的"以太坊殺手"。它無意取代以太坊,而是與之並行共創新世界的夥伴。
經過多年迭代,Dfinity目前正式定位爲互聯網計算機(ICP)。其創始人Dominic Williams稱ICP是世界首個以網路速度運行的區塊鏈,可無限擴容,能承載任意數量的智能合約計算和數據存儲,將大幅提升區塊鏈的性能和效率。
這意味着,Dfinity有望幫助我們在區塊鏈上實現像傳統互聯網那樣的高流量應用,如即時通訊、電商、短視頻等。長期以來,區塊鏈行業一直缺乏全社會現象級的落地應用,Dfinity的出現或許能改變這一現狀。
Dfinity的運作機制
Dfinity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模塊來保證全球分布式計算平台的穩定運行:
NNS(神經元網路系統)
ICP是一個巨型的全球計算機,由遍布全球的數據中心和節點組成,但與傳統雲計算平台有本質區別。ICP之所以是開放式計算平台而非另一個雲平台,關鍵在於其NNS治理系統。
可以簡單理解爲:代幣化 + DAO治理 + 雲服務 = ICP
ICP平台由代幣持有者通過去中心化的NNS系統共同所有。全球多地的數據中心組成多個子網路,爲智能合約(或稱容器)提供運行基礎設施,並從中獲得收益。
如果將ICP比作一臺巨型分布式計算機網路,各數據中心和節點提供了硬件設施,而NNS則是這臺計算機的管理員,通過提案決定ICP的運行機制和生態利益分配等事務。
簡言之,ICP雲計算服務由全球各數據中心社區共同治理和維護,而非由單一中心化機構控制。利益也由所有參與維護的社區和節點共享,而非僅分配給單一雲計算平台。
Canister(容器)
作爲通用雲計算平台,ICP理論上可運行任何類型的應用。社區已用CanCan、LinkUp等應用做了示範,分別對標抖音、LinkedIn等傳統互聯網應用。盡管只是初步demo,卻展示了ICP承載各類應用的潛力。
在ICP平台上,最基本的組成元素被稱爲Canister(容器),類似於其他區塊鏈公鏈上的智能合約,但也有諸多不同。
無論用何種語言編寫的軟件,都會被編譯爲WebAssembly模塊。這些模塊需部署到ICP的副本中,而運行這些模塊的執行環境就被稱爲容器(Canister)。
可以將ICP想象成一艘大船,甲板上堆滿了獨立但相互連接的罐子。每個罐子內部構建了可容納軟件運算邏輯的執行環境,在ICP中這些容器起到類似智能合約的作用。
不同之處在於,這些容器可復制、可分叉,更便於自組織,相比傳統公鏈架構更易擴展。
編譯部署後,每個容器會生成自己的索引編號。具備前端功能的容器甚至可直接通過入口供用戶訪問使用。實際使用體驗與傳統互聯網並無明顯區別,但背後運行的是ICP的開放式雲平台,而非單一服務器。
Cycles(手續費)
爲防止資源被濫用,ICP平台上運行程序需要成本。同時爲避免單個程序/容器佔用過多資源,單個容器可使用的資源也有上限。
ICP採用Cycle作爲計價單位。可將其理解爲一種價格穩定的gas,不能流通,僅用作手續費。需由容器所有者支付。這種設計採取了開發者付費模式,用戶使用程序無需支付費用,而開發者或團隊需將ICP代幣兌換爲Cycle作爲程序運行的燃料。
盡管ICP價格可能波動,但Cycle價格錨定法幣。具體而言,1瑞士法郎等價於1兆(trillion) cycles的計算資源。開發者需將價值1瑞士法郎的ICP兌換爲對應Cycle。這樣ICP價格不會影響合約運行,避免了ICP價格漲導致運行成本隨之水漲船高的情況。
ICP兌換Cycle是單向的,Cycle不能再兌換爲ICP代幣。Cycle也不能流通轉帳,只能供開發者自用,用於自己控制的容器,確保正常運行。
Dfinity生態概覽
要實現如此宏大的願景,關鍵在於打造出優質項目和應用,爲社會創造實際價值。目前Dfinity生態中已有一些代表性項目:
Capsule:去中心化社交媒體平台,基於ICP創建,獲得了Beacon Fund 15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Beacon Fund由Polychain Capital管理,專注投資在Dfinity網路上構建下一代"開放"應用的創業公司。
Fleek:計劃將上萬個以太坊應用和NFT項目遷移至Dfinity。Fleek已爲其上的所有站點和存儲啓用FIL自動化歸檔/備份,使用Fleek的項目無需額外付費即可將數據存儲在分布式網路上,更好地進入Web3.0世界。
Openchat:Dfinity上首個去中心化加密通信應用。雖然功能與WhatsApp等類似,但所有權歸用戶,代碼公開可查,用戶可獲得代幣並對應用擁有最終決定權。
新世界來臨
目前Dfinity上的代表項目還不多,需要更多社區開發者加入探索,爲這個全球互聯網計算機提供更多實質支撐。
隨着主網上線日期臨近,全球投資者和開發者的目光將迅速聚焦於這一創新項目。而項目的正式落地也意味着,未來去中心化世界的底層基礎設施基本搭建完畢。
以太坊、波卡作爲去中心化底層公鏈,已構建起較爲成熟的智能合約、DeFi和NFT生態。FileCoin代表的去中心化存儲,讓數據存儲更加安全高效。而Dfinity作爲全球最大的分布式超級計算機,有望將區塊鏈應用做到與傳統互聯網同等級別。
以用戶利益爲中心、個人數據爲中心的去中心化時代已經來臨。如果還執着於通過大資本創建大平台、壟斷大數據,恐怕就是在與浩蕩的世界潮流相抗衡了。
Dfinity能否實現其改變世界的願景?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