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NERO发帖挑战# 秀觀點贏大獎活動火熱開啓!
Gate NERO生態周來襲!發帖秀出NERO項目洞察和活動實用攻略,瓜分30,000NERO!
💰️ 15位優質發帖用戶 * 2,000枚NERO每人
如何參與:
1️⃣ 調研NERO項目
對NERO的基本面、社區治理、發展目標、代幣經濟模型等方面進行研究,分享你對項目的深度研究。
2️⃣ 參與並分享真實體驗
參與NERO生態周相關活動,並曬出你的參與截圖、收益圖或實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簡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竅門,也可以是行情點位分析,內容詳實優先。
3️⃣ 鼓勵帶新互動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參與活動,或者有好友評論“已參與/已交易”,將大幅提升你的獲獎概率!
NERO熱門活動(帖文需附以下活動連結):
NERO Chain (NERO) 生態周:Gate 已上線 NERO 現貨交易,爲回饋平台用戶,HODLer Airdrop、Launchpool、CandyDrop、餘幣寶已上線 NERO,邀您體驗。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84
高質量帖子Tips:
教程越詳細、圖片越直觀、互動量越高,獲獎幾率越大!
市場見解獨到、真實參與經歷、有帶新互動者,評選將優先考慮。
帖子需原創,字數不少於250字,且需獲得至少3條有效互動
密碼法出臺:中國加入全球密碼技術戰場
2020年伊始,中國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正式實施。此前,國內僅有2007年4月發布的《商用密碼產品使用管理規定》和《境外組織和個人在華使用密碼產品管理辦法》作爲相關管理依據。
很多人對"密碼"和"密碼法"的理解存在誤區,認爲這是政府管控個人密碼的手段。事實上,這種解讀完全誤解了《密碼法》中密碼的含義。
國家密碼管理局負責人表示,密碼法是國家安全法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較強的技術性和專業性。法律中的密碼,指的是通過特定變換方法對信息進行加密保護和安全認證的技術、產品和服務,其主要功能是加密保護和安全認證。這與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登入密碼有本質區別。
有觀點將《密碼法》與近期備受關注的區塊鏈技術聯繫起來。誠然,區塊鏈技術高度依賴密碼學,其核心技術使用了大量傳統加密方法。因此,有人推測政府欲通過掌控密碼學技術來管理區塊鏈的發展。但將《密碼法》的意義局限於區塊鏈領域,未免過於狹隘。
雖然區塊鏈作爲新興技術確實依賴加解密技術,但這些技術多爲公開且使用已久的成熟技術,單純限制和管控這些技術意義不大。更重要的是,密碼技術已廣泛應用於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幾乎所有通信和商業行爲都或多或少涉及密碼技術,區塊鏈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因此,《密碼法》的覆蓋範圍遠超區塊鏈,而是針對整個國家的通信和經濟活動,具有重大意義。
《密碼法》出臺的時機與區塊鏈技術討論熱潮的確有所重合,但實際上該法案已醞釀多時。其出臺可能與近年來全球對密碼技術使用管理以及通信監控需求升級有關。事實上,近三年來歐美各國都在積極推動各類加密和反加密技術方案,引發了廣泛的社會討論。
目前,主流密碼學算法多爲開源且經過長期驗證的技術。從政府角度來看,限制技術傳播和使用並非可行之策,更多希望從使用方式入手,獲得更多的掌控權。長期以來,各國政府一直在個人隱私、商業隱私保護與反恐、反犯罪及國家安全需求之間尋求平衡。
許多國家政府試圖通過非公開的技術手段獲得密碼學技術的主導權,其中美國的做法尤爲激進。二戰後,美國就將密碼學技術納入武器管理範疇,嚴格限制其出口,由此引發了一系列民權運動和密碼朋克運動。
根據早期披露的資料,20世紀90年代,美國國家安全局就嘗試研發一種名爲快船芯片的手機芯片組,通過內置後門實現對信息的加解密。美國政府試圖推廣該芯片組,但未能成功,該計劃最終於1996年被取消。
斯諾登事件揭露的"棱鏡計劃"和"Bullrun計劃"再次震驚世界,這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竊聽和侵犯個人隱私的事件。據報道,作爲Bullrun計劃的一部分,美國國家安全局每年投入2.5億美元在軟件和硬件中植入後門程序。
在"後斯諾登"時代,許多人預期政府會收縮監督權力以避免復雜的隱私問題,但實際情況恰恰相反。以"五眼聯盟"爲核心的歐美政府及情報機構正尋求通過立法,使類似"斯諾登事件"中的監控行爲合法化和常態化。
五眼聯盟是由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英國和美國五個主要英語國家組成的情報共享團體,其起源可追溯至二戰時期的大西洋憲章。這意味着只要有一個成員國在監控技術上取得突破,其他成員國也能立即分享這一情報。
2014年,英國議會僅經過一天辯論就通過了"數據保留和調查權力法",被斯諾登稱爲"西方民主史上最極端的監控"。2016年11月,英國上議院又通過了《調查權力法案》,將互聯網公司與傳統電信公司同列爲"通信服務提供商",爲各種監控活動提供支持。該法案要求互聯網服務提供商保留用戶12個月的瀏覽記錄,並允許政府建立專門機構收集各種來源的個人數據。
這項被民間稱爲《窺視者憲章》的法案引發了各界的強烈抗議。經過多年的法律鬥爭,2018年初,英國法院裁定部分條款不符合歐盟法律,要求縮小法案範圍。歐洲法院要求,政府只能出於打擊重大刑事犯罪的目的,在特定時間對相關目標進行監控,且除特殊緊急情況外,監控必須獲得法院許可。
2018年12月,作爲五眼聯盟成員的澳大利亞通過了備受爭議的"反加密法"。該法案實際上是對《1997年電信法案》的修正,允許執法機關要求企業提供技術援助,包括解密特定通信內容,甚至要求企業專門提供接口以協助執法機構獲取嫌疑人的通信內容。該法案還包含嚴格的保密條款,違反者可能面臨5年以上刑罰。
盡管支持者聲稱該法案主要針對嚴重犯罪嫌疑人,如恐怖分子和毒品犯罪者,但仍有許多人質疑其可能被濫用。科技界和安全社區的強烈反對未能阻止該法案的通過。
從英國的《窺視者憲章》到澳洲的《反加密法》,可以看出"五眼聯盟"一直在努力擴大監控權力,試圖通過後門和解密技術掌握更多控制權。這或許是中國《密碼法》出臺的更廣闊背景。如果中國希望在全球情報系統中不落後甚至掌握主動權,就必須在密碼技術領域立法,並及時應對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潛在威脅。
歷史表明,密碼的攻防對雙方都至關重要。有評論認爲,圖靈在解密上的重大貢獻使得二戰提前兩年結束,挽救了至少百萬人的生命。雖然這種說法可能有些誇張,但足以說明密碼技術對全球政治格局的重要性。區塊鏈技術的出現標志着密碼學應用進入了新階段,各國密集出臺相關法案也表明對密碼技術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中國《密碼法》的出臺,意味着中國正式加入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而這場戰爭可能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