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yer3融資1500萬美元 全鏈身分變革引領注意力經濟新模式

Layer3:注意力經濟助推全鏈身分變革

近期,ParaFi和Greenfield Capital共同領投的一筆融資引起了關注。這個名爲Layer3的項目從2021年250萬美元融資,到2022年370萬美元,再到2024年1500萬美元的大幅躍升,讓人對其立足點產生好奇。

Layer3是一個建立在公鏈上的應用,作爲注意力資源的聚合和分發平台。它通過全鏈身分基礎設施建設,讓用戶和項目方能獲取所需資源。Layer3不僅爲新用戶提供了進入Web3生態系統的有趣方式,還鼓勵現有用戶探索新的協議和應用。

Layer3展現了Gamefi與注意力經濟新模式的結合,通過注意力經濟、全鏈身分和代幣分發協議的三位一體策略,旨在釋放萬億級市場價值。

注意力經濟下的Layer3:2120萬融資如何助推全鏈身分變革

Web3任務平台現狀

Web3任務平台可分爲三類:

  1. 流量類:如Galxe、SoQuest、TaskOn
  2. 教育類:如Layer3、RabbitHole
  3. 垂直細分類:如Phi Land和Dework

目前市場整體熱度減退,二梯隊平台增長放緩,面臨頭部平台競爭和同質化挑戰。提高用戶活躍度和解決機器人問題是任務平台發展的關鍵。未來競爭將圍繞創新和用戶轉化展開。

平台需要轉型爲長期流量池,優化用戶體驗,構建獨特的盈利模式。如何通過利益再次凝聚社區,進而凝聚價值是未來需要探索的關鍵增長點。

注意力經濟下的Layer3:2120萬融資如何助推全鏈身分變革

Layer3的工作流程

對C端用戶

Layer3作爲全鏈身分的基礎設施平台,讓數據源於真實個人,產生的價值回歸個人。用戶關注點主要有兩個:

  1.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高價值收益項目
  2. 如何實現個人數據產生持續收益

Layer3的任務安排從廣度到深度層次展開:

  • 廣度上:按生態歸類不同任務
  • 深度上:採用闖關遊戲模式,不同難度任務有不同經驗值和獎勵

用戶每完成一個任務都會獲得一個CUBE NFT,記錄鏈上身分信息。這讓用戶能快速甄別優質項目,並通過CUBE獲得收益。

注意力經濟下的Layer3:2120萬融資如何助推全鏈身分變革

注意力經濟下的Layer3:2120萬融資如何助推全鏈身分變革

注意力經濟下的Layer3:2120萬融資如何助推全鏈身分變革

對B端用戶

Layer3爲項目方提供了鏈上數據憑證和聚合工具:

  1. CUBE憑證:記錄用戶履歷,幫助協議識別優質用戶
  2. 簡易集成:兩行代碼即可在原生網站集成Layer3體驗
  3. 完整工具鏈:集成任務所需全部工具,如跨鏈橋等

Layer3成爲ToC到ToB的連接橋,爲雙方提供高效平台,形成正向循環:新協議帶來新用戶,新用戶吸引更多協議。

注意力經濟下的Layer3:2120萬融資如何助推全鏈身分變革

注意力經濟下的Layer3:2120萬融資如何助推全鏈身分變革

Layer3的代幣經濟模型

Layer3採用通貨緊縮的代幣經濟模型,主要包括:

  1. 代幣供應:通過用戶和社區行爲與銷毀機制掛鉤,維持通縮
  2. 代幣效用:採用分層質押模型,結合質押量、時間和參與度計算收益
  3. 代幣分發:兼顧各方利益,設置鎖定期和逐步釋放機制

Layer3的經濟模型核心構想:

  1. 構建買賣市場實現代幣生態流通
  2. 引入燃燒機制抵御大量代幣湧入的風險
  3. 通過收益公式設計實現從獲客到活客的全流程激勵

總體來看,Layer3的代幣經濟模型需要具備合理的質押機制、豐富的應用場景和穩步增長的被動收益。項目與經濟模型相輔相成,共同推動生態發展。

注意力經濟下的Layer3:2120萬融資如何助推全鏈身分變革

注意力經濟下的Layer3:2120萬融資如何助推全鏈身分變革

L36.61%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3
  • 分享
留言
0/400
NFT破产合集vip
· 23小時前
想炒啥都行 就是炒不动这钱包了
回復0
薛定谔1空投vip
· 23小時前
空投党表示眼馋了
回復0
DAO开发者vip
· 23小時前
迷人的建筑,身份原语可能会彻底改变注意力市场 fr
查看原文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