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藍,描繪你的無限可能!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動玩法
1. 在 Gate廣場 發布原創內容(圖片 / 視頻 / 手繪 / 數字創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藍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標題或正文必須包含標籤: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內容中需附上一句對Gate的祝福或寄語(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辦越好,藍色永恆!”)。
4. 內容需爲原創且符合社區規範,禁止抄襲或搬運。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Gate × Redbull 聯名賽車拼裝套裝
二等獎(3名):Gate品牌衛衣
三等獎(5名):Gate品牌足球
備注:若無法郵寄,將統一替換爲合約體驗券:一等獎 $200、二等獎 $100、三等獎 $50。
🏆 評選規則
官方將綜合以下維度評分:
創意表現(40%):主題契合度、創意獨特性
內容質量(30%):畫面精美度、敘述完整性
社區互動度(30%):點讚、評論及轉發等數據
幣圈撲克牌:解析數字資產大佬的崛起與隕落
揭祕幣圈:從撲克牌看大佬起落
幣圈一度充滿了致富欲望、站上風口的驕傲、區塊鏈信仰和似懂非懂的焦慮。經過長期的自我發展,這個神祕的圈子正逐漸揭開面紗。
在這個圈子裏流傳着一副特別的撲克牌,54張漫畫牌面代表了54位幣圈知名人士。其中包括神祕的比特幣創始人、推崇自由市場的程序員、大型交易所CEO,以及靠虛擬貨幣致富的"大神"等。
這些手握不同資源、擔當各色角色的真人版"牌局"正在上演。這場博弈宛如鏡花水月,令人唏噓不已:有人憑藉先機實現財務自由;有人流落他鄉無處安身;有人明明手握好牌卻敗得一塌糊塗;還有人玩弄手段最終難逃清算...
讓我們通過這副撲克牌中幾張具有代表性的牌來一窺幣圈的人和事。
方片J:信任崩塌的交易所明星
某知名比特幣交易平台的創始人曾是幣圈大佬撲克牌中的"方片J"。他曾以馬雲爲偶像,甚至表態"公司未來隨時準備捐給國家",試圖效仿馬雲的"如果國家需要支付寶,我會毫不猶豫地上交"。然而,他的平台終究無法與支付寶相提並論,他本人也難以企及馬雲的高度。
紅桃J:半年登頂的"新幣王"
某知名交易平台的創始人兼CEO在撲克牌中被稱爲"紅桃J"。2018年2月,他登上了福布斯封面,從一個堅定信仰比特幣的程序員搖身一變成爲數字貨幣富豪榜上的億萬富翁,僅用了半年時間。
作爲一個懷揣理想主義和冒險精神的IT男孩,他在2014年賣掉上海的房產,全身心投入比特幣。2017年數字貨幣行情大漲,他做出兩個關鍵決策:專注幣幣交易和廣泛布局海外市場。這一戰略源於好友的建議:"避開與金融機構的直接聯繫可以降低風險和監管復雜性。"
紅桃Q:一姐力挽狂瀾
某交易平台的迅速崛起,除了創始人的遠見卓識外,撲克牌中的"紅桃Q"——該平台的合夥人也功不可沒。這位被譽爲幣圈一姐、平台"首席客服"的女性,有心理學背景,曾是旅遊衛視的知名主持人,也做過某直播平台的副總裁。她巧妙運用直播模式,將該平台推向全球第一的位置。
2018年1月9日,爲推廣某虛擬幣,她策劃了一場全球性直播活動。在多個國際直播平台上進行"撒幣",只要在該平台交易達到1個比特幣的用戶就可參與抽獎,共60位幸運用戶每人獲得價值1萬美元的獎勵,還有1位用戶贏得了一輛豪華跑車大獎。這種創新的直播抽獎方式爲平台吸引了大量用戶和交易量。
作爲幣圈一姐,她所到之處必成焦點。她參與的社群總是最熱鬧的。有業內人士評價說:"很多大佬的羣裏本來冷冷清清,只要她一加入,馬上就熱鬧起來了。"
紅桃A:笑看韭菜的"首富"
在幣圈撲克牌中,"紅桃A"是一位頗具爭議的人物。他曾是英語培訓機構的講師,後來搖身一變成爲中國幣圈的"首富"和意見領袖。他的頭銜包括:中國比特幣首富、暢銷書作家、天使投資人、某虛擬貨幣交易平台創始人等。
他深諳人性,善於利用中產階級渴望打破階層壁壘的心理。"一夜暴富"的承諾特別迎合人性,而比特幣和ICO代幣的出現,在某些人眼中就是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的快車。2017年6月底,他推出的首個ICO項目白皮書問世。盡管爭議不斷,但追隨者們依然前僕後繼。該項目成功籌集到1.85億美元,到7月初,其二級市場市值甚至飆升至50億美元,被戲稱爲"價值50億美元的空氣"。
然而,2017年9月ICO遭遇強監管,這位"首富"終於迎來信任危機。在套現1.85億美元後,項目團隊宣稱與他無關,且不再允許中國投資者參與眾籌。他到底是天使還是騙子?追隨者們開始質疑。
梅花A:礦霸欲統江湖
如果說"紅桃A"的首富地位存疑,那麼在圈內真正具有影響力的人物當屬"梅花A"。這位低調的實力派大佬被稱爲"算力皇帝"、"一代礦霸",甚至是"唯一可能發動51%攻擊的人"。
1986年出生的他,擁有北大心理學和經濟學雙學位。2011年6月接觸比特幣後,他用三天時間研究了技術要點,並翻譯了比特幣白皮書,這是中文世界的第一份譯本。當時的他絕對想不到,自己的行動會改變成千上萬人的命運。
2013年,他創立的公司讓他聲名鵲起。當時比特幣價格節節攀升,他意識到更大的機會在於生產挖礦設備。他與一位清華計算機系畢業的夥伴聯手,開始生產比特幣礦機。
一向低調的他,在比特幣擴容問題升級時開始高調表態,大力支持分叉,引發業內巨大爭議。在未能與另一方達成共識後,他推出了比特幣分叉幣,一度引發幣圈腥風血雨。
作爲"礦霸",他手中掌握的算力究竟有多少,仍是個謎。在接受採訪時,他統一江湖的野心昭然若揭:"分叉後的幣有自己獨立的發展路線和前景規劃,與比特幣的理念不同。雖然在分叉前有一段共同歷史,但分叉後就是完全獨立的社區了。"
在2018年華盛頓區塊鏈大會上,他甚至提出了區塊鏈"私有央行"的概念,引起軒然大波。
局勢洗牌
縱觀全局,不難發現長期以來的規律:要維持牌局,必須有秩序和底線。如果說幣圈的這場博弈已經風雲變幻,那麼研究者與監管者就是維護金融安全、防範風險、讓投資者清醒的使者。
某金融工作局局長就提出了"九問區塊鏈"。從區塊鏈、比特幣、ICO的本質,到它們的價值來源,再到區塊鏈能否顛覆一切,是否真正去中心化,能否顛覆交易所,以及基於區塊鏈的數字資產安全性、ICO的合法性等問題,他一一進行了深入探討。
他直擊要害地指出:"了解區塊鏈的人不會相信披着區塊鏈外衣的神話。了解比特幣的人不會認爲它能永遠漲。了解ICO的人會意識到那不過是美麗的謊言。了解Token的人會明白很多人只是在講故事。"
2018年3月28日,中國人民銀行一位高層在全國貨幣金銀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扎實推進央行數字貨幣研發,同時對各類虛擬貨幣進行整頓清理。"
幣圈新一輪的洗牌似乎已經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