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計劃背後的戰略博弈 談判籌碼還是長期國策

關稅計劃背後的戰略考量

近期,一項引發全球市場波動的"對等關稅"方案引起廣泛關注。這一計劃的推出方式頗具爭議,其背後的邏輯和目的也引發了諸多猜測。

該方案的計算方式看似簡單:將主要貿易夥伴去年對美國的實體貿易順差除以其商品出口總額,再除以二,得出所謂的"對等"關稅稅率。然而,這種看似武斷的計算方法背後,可能隱藏着更深層的戰略考量。

目前,市場對這一關稅計劃的看法存在分歧。一種觀點認爲,這是一項長期國策,旨在改變全球貿易格局,可能導致美國走向孤立主義,對全球經濟產生長期負面影響。另一種觀點則將其視爲談判策略,是爲了在與貿易夥伴和大型企業的博弈中獲取更多利益。

盡管該計劃的提出者此前在競選和執政過程中多次強調關稅政策的重要性,將其描述爲促進制造業回流的手段,並將其作爲對某些選民羣體的政治承諾。但有觀點認爲,關稅可能只是一種談判籌碼,其最終目標可能包括:

  1. 增加海外訂單,如促使其他國家購買更多美國商品。
  2. 創造更多本土就業機會,吸引大型企業在美國投資建廠。
  3. 合理圍剿競爭對手,迫使一些國家加入聯盟,進一步圍堵特定國家。

此外,關稅政策帶來的市場波動可能對貨幣政策產生間接影響,給決策者施加壓力。

然而,將關稅作爲長期國策的可能性較小。考慮到明年即將舉行的中期選舉,長期高額關稅可能導致的經濟衰退、股市下跌和通脹加劇,可能會影響執政黨在國會的席位,進而削弱其未來兩年的施政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關稅計劃公布後不到一周,隨着與多國的接觸和談判,相關方面在關稅問題上的態度已開始軟化。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表示,已有超過50個國家開始進行貿易談判。美國貿易顧問也指出,美國正尋求削減關稅和非關稅壁壘。

盡管如此,談判過程中仍可能出現意外。例如,與主要貿易夥伴(如歐盟和中國)的談判可能不順利,甚至可能導致短期內衝突升級。但考慮到大多數國家可能會積極與美國談判,整體情況惡化的可能性不大。

對於政策制定者而言,在明年中期選舉前獲得更多"政績"仍是核心任務。過高的通脹率和股市動蕩可能會影響其後半任期的施政。因此,盡早完成談判對其更爲有利。

作爲不確定性的制造者,政策制定者同樣希望在明年中期選舉前消除不確定性,以確保自身政治利益。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5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FreeRidervip
· 4小時前
又在不讲规矩呗…玩点新花样
回復0
MEV三明治受害者vip
· 5小時前
笑死 又想开始收米啦?
回復0
Web3产品经理vip
· 5小時前
查看用户旅程指标... 说实话,这项关税政策只是全球贸易中的另一个摩擦点 pmf
查看原文回復0
StakeOrRegretvip
· 5小時前
美股要暴跌咯...
回復0
半仓就是空仓vip
· 5小時前
又想忽悠小散 坐等崩盘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