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藍,描繪你的無限可能!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動玩法
1. 在 Gate廣場 發布原創內容(圖片 / 視頻 / 手繪 / 數字創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藍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標題或正文必須包含標籤: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內容中需附上一句對Gate的祝福或寄語(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辦越好,藍色永恆!”)。
4. 內容需爲原創且符合社區規範,禁止抄襲或搬運。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Gate × Redbull 聯名賽車拼裝套裝
二等獎(3名):Gate品牌衛衣
三等獎(5名):Gate品牌足球
備注:若無法郵寄,將統一替換爲合約體驗券:一等獎 $200、二等獎 $100、三等獎 $50。
🏆 評選規則
官方將綜合以下維度評分:
創意表現(40%):主題契合度、創意獨特性
內容質量(30%):畫面精美度、敘述完整性
社區互動度(30%):點讚、評論及轉發等數據
TG Bot熱潮背後:意圖交易開啓Web3交互智能化新紀元
TG Bot大熱背後:意圖交易正在開啓Web3交互智能化新篇章
摘要
(1) 理解意圖:Anoma自上而下的方式與TG Bot自下而上的方式
(2) 深入意圖:AI成爲新的UI - 復雜命令與簡單意圖的對比
(3) 探索意圖:Intent概念的演變、交互模式、現狀與趨勢
(4) 展望未來:Web3交互智能化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6月,Paradigm在其官網發布了《Intent-Based Architectures and Their Risks》一文,首次將Intent(意圖)概念引入大衆視野。相關的意圖協議和基礎設施發展迅速,並在7月的ETHCC大會上成爲加密世界的熱門話題。
意圖並非一個全新的概念。正如DForce創始人Mindao所言,加密圈一直在追求將操作抽象化和自動化,從聚合器、中心化交易所、合約錢包到跨鏈DeFi,都在朝這個方向努力。近期的Chainlink、自動化中間件以及Telegram bot也在做類似的工作。
然而,意圖卻帶來了新的變化。過去以產品交互爲核心,而AGI時代則以人機交互爲核心。AI/LLM(大語言模型)蘊含着增強加密交互體驗的巨大潛力。
01、Anoma自上而下與Unibot自下而上的對比
近半年來,與意圖相關的協議、項目和基礎設施陸續走紅。這裏我們通過兩個典型案例來窺探全貌。
雖然意圖相關的項目衆多,但最引人注目的當屬2023年5月底完成2500萬美元第三輪融資的Anoma Foundation。在Layer1同質化嚴重的背景下,Anoma Foundation憑藉intent-centric(以意圖爲中心)的Anoma架構(Dapp全棧架構)和Namada(隱私Layer1)三輪共獲得5780萬美元投資,位列未發幣Layer1/Layer2融資金額第7位。
回顧Anoma在EthCC的演講,創始人Adrian Brink表示Anoma的獨特之處在於:所有交互始於意圖,用戶表達的意圖經過Anoma黑箱架構(又稱魔盒)處理,實現基於意圖交互的核心交易流程:
這種全新的交互形式背後,Anoma團隊洞察到區塊鏈協議底層的痛點。他們回顧了從比特幣可腳本化結算到以太坊可編程結算的演進,指出當前應用協議架構的局限性導致至少需要一個Web2組件,無法實現交易對手發現和解決。Anoma認爲,以意圖爲中心的架構是區塊鏈協議演化的第三代Dapp架構,允許用戶定義所需的結果狀態,在意圖層面實現高效且可定制的隱私交易。
高額融資、創新技術架構的Anoma,目前由Heliax開發團隊的37名跨學科成員構建。兩年來,Heliax雖進展緩慢,但已形成完整的創新生態:
盡管許多機構如CMCC Global、Electric Capital、Delphi Digital都在熱捧Anoma,並認爲以意圖爲中心的架構未來潛力無限,但目前這種自上而下的方式僅打下了良好的技術基礎,尚未看到令人興奮的落地應用。
與此同時,TG Bot卻通過鏈上自動化交易工具,打開了Intent細分場景落地的想象空間。
Unibot是基於Telegram的交易機器人(TG Bot),允許用戶通過Telegram進行自動化DEX交易,提供狙擊購買、跟單交易、DEX限價單、隱私、抗MEV等功能。Unibot基於Intent簡化了Uniswap繁瑣的交互,提供便捷的DeFi體驗。Unibot還催生了一批TG Bot仿盤,目前TG Bot賽道總市值已接近2億美元。
自上而下的Anoma是一場革新,自下而上的TG Bot則是一種變革。Anoma從基於intent的底層架構出發,但團隊進展緩慢;TG Bot雖爲用戶帶來全新的鏈上交互界面,但並不智能且存在諸多安全風險。
這兩種殊途同歸的方式有着共同目標 - 簡化用戶交互體驗,並引入新的可編程、可定制的用戶交互界面 - User Intent Layer(用戶意圖層)。這允許用戶跳過復雜的鏈上操作,直接基於意圖定義交易狀態。
02、AI成爲新的UI:命令交互VS意圖交互
上述兩個案例讓我們對意圖有了基本認識,接下來我們將探討意圖背後AI對加密世界最底層的改變 - 用戶交互界面的變革。
AI範式正在引入計算機歷史上的第三種用戶界面範式,轉向一種新的交互機制,用戶告訴計算機他們想要什麼,而非如何做。
歷史上每一次交互模式的革命都會產生全新的商業模式。基於LLM的生成式AI爲人機交互帶來了顛覆性變化,直接將原有的軟件UI交互轉變爲與Chatgpt聊天窗口的交互,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體驗。LLM與加密技術的結合爲加密世界帶來了基於意圖交互的全新命題,LLM有潛力通過發現和描述用戶意圖,使區塊鏈交互變得更加智能。
03、Intent的概念演化、交互範式、現狀與趨勢
深入理解意圖背後的AI智能化趨勢後,我們進一步探究意圖概念的演變。意圖並非新概念,自Web2時代起就一直存在。隨着Google等搜索引擎興起,用戶可以輸入意圖,搜索引擎提供相關結果滿足該意圖。
隨着亞馬遜和eBay等電商平台興起,基於意圖的架構發生重大轉變。用戶現在可以表達購買產品的意圖,平台負責物流。2017年初,Gartner發布報告《Innovation Insight: Intent-Based Networking Systems》正式提出Intent-based Networking(基於意圖的網路)概念,其關鍵是向用戶呈現一個界面,他們只需表達所需內容,平台會處理業務細節。
基於意圖的網路是Web2時代網路自動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Gartner研究副總裁Andrew Lerner在2017年就指出,基於意圖的網路將是網路領域的下一個裏程碑。
從Web2到Web3的演化過程中,Web3中意圖的概念並不十分清晰,但存在一些共識:
在Web3基於意圖的交易實例中,用戶在鏈下創建意圖,將其外包給解析器,封裝區塊鏈交互的復雜性,同時保留用戶對過程的鏈上完全控制,降低鏈上交互門檻。
意圖同時也帶來LLM架構理念 - intent centric(以用戶意圖爲中心的架構)。目前與intent centric相關的加密協議和基礎設施嵌入在用戶和加密世界之間的交互層,借助LLM提供更好的鏈上交互體驗。
LLM與加密技術的結合帶來新的人機交互範式,可以直接將用戶意圖轉換爲智能合約調用。用戶只需像使用Apple的Siri一樣表達意圖,機器人/AI代理/第三方解析器就能幫助完成復雜的鏈上操作。未來基於意圖的Web3交互智能化有潛力大大降低用戶鏈上交互復雜度。
AI成爲新的UI,越來越多的Web3項目正在探索意圖的魔力。不論是基於意圖的Dapp,還是基於意圖的底層架構,都從不同角度釋放意圖的潛力。我們試圖整理這個快速發展的領域,並從交互角度將其分爲四大類別,同時跟蹤最新現狀和趨勢:
基礎架構(以意圖爲中心的架構層):
配套設施(與意圖相關、與帳戶抽象錢包相關的配套基礎設施):
企業應用(集成Dapp的意圖基礎設施、API、模塊化意圖層、特定領域解析器):
消費者應用(用戶交互的智能界面,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