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蓝,描绘你的无限可能!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动玩法
1. 在 Gate广场 发布原创内容(图片 / 视频 / 手绘 / 数字创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蓝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标题或正文必须包含标签: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内容中需附上一句对Gate的祝福或寄语(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办越好,蓝色永恒!”)。
4. 内容需为原创且符合社区规范,禁止抄袭或搬运。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Gate × Redbull 联名赛车拼装套装
二等奖(3名):Gate品牌卫衣
三等奖(5名):Gate品牌足球
备注:若无法邮寄,将统一替换为合约体验券:一等奖 $200、二等奖 $100、三等奖 $50。
🏆 评选规则
官方将综合以下维度评分:
创意表现(40%):主题契合度、创意独特性
内容质量(30%):画面精美度、叙述完整性
社区互动度(30%):点赞、评论及转发等数据
散户回来了吗?Coinbase 冲上 App Store 排行榜 126 名,但过热指标恐早已失准
随着比特币再创历史新高,加密货币交易所 Coinbase 的 App Store 排名急速攀升,引发市场议论「散户回归了吗?」。该现象在过往多轮牛市中都是关键讯号,但如今市场环境大不相同,Coinbase 是否仍能作为散户进场与市场过热的风向球仍有待观察。
Coinbase 冲上榜单,牛市熟悉场景再现
根据 The Block 数据,Coinbase 在美国 Apple App Store 的排名自 6 月中旬开始上升超过 70%,从 436 名一路攀升至 126 名,反映出用户下载热潮与加密市场回温可以说是同步出现。
回顾历史数据,Coinbase 一旦进入前 100 名,通常伴随比特币阶段性的价格高点,也是市场过热的迹象;若排名跌出前 400,则多半处于熊市阶段。
这次排名急升正值比特币持续突破历史新高、站上 12 万美元附近,有人认为是新一波上涨周期的开端,也有人认为是散户资金重返市场、顶部浮现的前兆。
(比特币创新高默默突破 123K:是起跑预备还是顶部浮现?)
散户真的回来了吗?Youtube 与 Google 数据打脸
虽然 App Store 排名上升令人兴奋,但业内人士对散户是否真正回归仍抱持怀疑。Bitwise 研究主管 André Dragosch 指出,尽管比特币创下新高,但 Google 搜寻「Bitcoin」的热度仍处于低点,与 2021 年散户疯狂涌入的状况天差地远。
交易员 Elisa 也引用 Google Trends 数据指出,「crypto」的搜寻量明显不及前波牛市高峰,显示大众关注度尚未真正升温。
YouTube 上与加密货币有关的内容观看与订阅数据也表现平稳,不难看出散户的兴趣并没有提升。
市场已蜕变,过热指标恐失准
这轮牛市明显与过往不同,从比特币独领风骚、以太坊摇摇欲坠、以及等不到的山寨季,以下将厘清这轮市场周期发生了什么变化。
加密货币 ETF 改写市场参与模式
首先,这次牛市不同的一大关键,是现货 ETF 的诞生。2024 年初,比特币现货 ETF 启动以来吸引超过 530 亿美元的资金流入,7 月上线的以太坊现货 ETF 也快速累积 64 亿美元。
投资人自此便能透过传统证券商接触加密资产,不再需要下载 Coinbase 或其他加密货币交易所 App,明显改变了散户参与的方式。
换句话说,Coinbase 的下载量或许不再能完整反映市场实际参与度,其作为散户动能风向球的角色,正面临严峻挑战。
代币化股票、加密货币储备企业成圈外散户新热点
从 Robinhood 透过自家 L2 发行代币化股票、以 MetaPlanet 及 SharpLink 为首的 BTC/ETH 储备公司股价暴涨、Circle IPO 引领稳定币议题热潮来看,美国散户似乎已不再需要追求加密货币的高风险与高报酬,反而能够从受到监管的传统金融市场中,间接参与加密话题的炒作,也能获得不错的收益。
(Arthur Hayes:忘了 CRCL,买进摩根大通!稳定币将推动银行股飙涨 184%)
Coinbase 仍是指标,但不再是唯一
不过,Coinbase 的 App 排名仍具象征意义,但在 Robinhood、Binance.US 等多平台抢市的今天,加密世界的使用者分布更加分散,单一平台的指标意义逐渐削弱。
此外,市场周期中的散户 FOMO 潮如今可能透过 ETF、券商股或银行股等形式出现,App 的表现或许已经失效。随着加密市场迈入多元与融合时代,投资人若只透过单一指标或旧有思维解读市场,恐怕会错过真正的行情。
这篇文章 散户回来了吗?Coinbase 冲上 App Store 排行榜 126 名,但过热指标恐早已失准 最早出现于 链新闻 AB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