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比特币Layer2是伪命题?揭秘BTC扩容真相与未来发展方向
比特币Layer2:一个被过度关注的伪命题
在深入研究比特币扩容技术和长期跟进一些具有技术含量的团队后,我得出一个可能会引起争议的结论:BTC Layer2实际上是一个伪命题。这个观点可能会得罪一些人,但它可能只是道出了一个大家都不愿承认的事实。
经过深入分析,我发现比特币本身并不需要Layer2解决方案。相反,是整个加密货币行业需要比特币。Layer2本质上只是一种商业模式,而非真正的区块链技术。更重要的是,Layer2并不能真正帮助主链实现扩容,它仅仅是为主链代币寻找了一些应用场景,而这些场景大多是对Layer1的简单模仿,缺乏创新性。
BEVM团队的转向验证了我的这一想法。作为最早在华语区推广比特币Layer2的团队之一,他们最近却完全否定了这个方向,转而推出了名为Super Bitcoin的全新战略。这一180度的转变引发了我的深思。
Layer2:一个臆想的需求
Layer2概念最早源于比特币白皮书中提到的简单支付验证(SPV)方案。基于此诞生的闪电网络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比特币的"扩容"。然而,以太坊等其他平台的Layer2解决方案虽然能共享主链安全性,但并未真正解决扩容问题。
比特币的UTXO模型允许并发处理交易和局部状态变更,而以太坊的统一账户模型则需要依赖全局状态树进行状态更新。这种根本差异导致以太坊Layer2无法像闪电网络那样有效扩展主链能力。
以太坊社区最近提出的BeamChain方案引入了SNARK技术,虽然可以提升验证效率,但仍未彻底解决账户模型带来的并行处理限制。从本质上看,以太坊Layer2并不能帮助主链实现真正的扩容。
Layer2:项目方的生意,与散户无关
几乎所有Layer2项目都是中心化的,没有真正的共识机制和节点概念。它们本质上是私有链,由项目方控制的单一定序器运行。
Layer2代币通常缺乎实际用途:没有节点质押需求,不作为GAS费使用,仅能参与有限的治理。与此同时,项目方通过收取GAS费获得主要收入。
越来越多的商业主体开始自建Layer2,形成独立的商业闭环。这种模式与去中心化理念相去甚远,难以形成真正的社区共识。
比特币不需要Layer2,行业需要比特币
比特币本身并不需要扩展方案。WBTC等项目的成功表明,真正的需求在于将比特币这一"数字黄金"引入其他金融生态。
未来,比特币的价值可能超越"数字黄金"的定位。有观点认为,比特币可能成为链上AI的货币和AI共识问题的去中心化控制系统。这一思路将比特币的应用场景拓展到了更广阔的领域。
Super Bitcoin项目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概念:将比特币网络视为一个不断成长的去中心化状态变更机器,其共识能力可以满足未来人类和AI日益增长的安全和治理需求。这种思路为比特币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
结语
比特币Layer2已成为一个过时且意义不大的创业方向。随着比特币逐步成为国家货币储备,其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未来最具潜力的创业方向应该围绕比特币网络本身,探索如何在人类和AI共存的时代发挥更大价值。
发掘比特币网络的潜力,而不仅仅局限于BTC这个代币本身,或许才是中本聪留给人类的最大财富。这一思路可能会为比特币开启全新的发展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