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专属 #WXTM创作大赛# 正式开启!
聚焦 CandyDrop 第59期 —— MinoTari (WXTM),总奖池 70,000 枚 WXTM 等你赢!
🎯 关于 MinoTari (WXTM)
Tari 是一个以数字资产为核心的区块链协议,由 Rust 构建,致力于为创作者提供设计全新数字体验的平台。
通过 Tari,数字稀缺资产(如收藏品、游戏资产等)将成为创作者拓展商业价值的新方式。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7日 17:00 - 8月12日 24:00(UTC+8)
📌 参与方式:
在 Gate广场发布与 WXTM 或相关活动(充值 / 交易 / CandyDrop)相关的原创内容
内容不少于 100 字,形式不限(观点分析、教程分享、图文创意等)
添加标签: #WXTM创作大赛# 和 #WXTM#
附本人活动截图(如充值记录、交易页面或 CandyDrop 报名图)
🏆 奖励设置(共计 70,000 枚 WXTM):
一等奖(1名):20,000 枚 WXTM
二等奖(3名):10,000 枚 WXTM
三等奖(10名):2,000 枚 WXTM
📋 评选标准:
内容质量(主题相关、逻辑清晰、有深度)
用户互动热度(点赞、评论)
附带参与截图者优先
📄 活动说明:
内容必须原创,禁止抄袭和小号刷量行为
获奖用户需完成 Gate广场实名
新加坡Web3监管收紧 从业者如何应对DTSP牌照新规
新加坡Web3监管收紧:从业者如何应对?
2025年6月30日,新加坡Web3行业将迎来一个重要时刻。根据《金融服务与市场法案》(FSMA)第137条规定,所有在新加坡设有营业场所并提供数字代币相关服务的个人或公司,无论其服务对象是否在新加坡境内,都必须获得数字代币服务提供商(DTSP)牌照。否则,将面临刑事责任。
新加坡金融监管局(MAS)在5月30日发布的监管回应文件中明确表示,届时未持牌者必须立即停止境外业务,申请中状态不被视为合法依据。这一措辞被许多人解读为"有史以来最严格的加密监管"。
为深入了解FSMA文件中被忽视的重点,我们采访了数字经济领域的专业律师。同时,我们还采访了5位在新加坡工作的Web3从业者,以了解他们对新加坡监管变化的看法。
一、被忽视的法案核心要点
在与数字经济专业律师的交流中,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值得读者关注的法案内容:
FSMA不仅仅是为了弥补原《支付服务法》(PSA)的漏洞,而是一部统筹监管的框架性法律。无论业务面向境内还是境外,只要在新加坡设有营业场所或是新加坡注册的公司,都必须遵守FSMA。这标志着MAS对本地Web3从业者的全面监管正式开启。
FSMA新增了对个人的监管机制,使MAS能够直接干预和隔离金融市场中的高风险人员。这意味着,即使是非管理层的自由职业者、远程开发者、顾问或KOL,只要在新加坡境内从事相关服务,都可能成为监管对象。
即使已经持有PSA牌照,也不能自动通用。FSMA在合规门槛上显著提高,申请DTSP牌照需要具备25万新币初始资本、常驻合规官,建立独立审计机制,定期提交合规报告,并满足反洗钱与反恐融资的流程与配套管理体系。
二、新加坡Web3从业者的真实反应
监管趋严确实给Web3从业者带来了压力和恐慌。然而,真正能反映一国政策是否欢迎Web3,还需要看实际落地的企业和从业者的反应。以下是我们采访的几位在新加坡工作的Web3从业者的观点:
该创始人表示,他们的项目受到了影响,因为几乎所有有意义的产品最终都会涉及交易,从而触碰DTSP监管红线。对小团队来说,投入大量时间和资源与监管打交道是不可承受的负担。他们认为新加坡可能不适合初创期项目的发展,但仍保持乐观态度,相信小企业会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这位从业者认为,新加坡监管的底色是务实的。他们会让能带来实质价值的企业留下,而清退那些只带来泡沫的企业。他认为这次监管并没有那么严厉,更像是"雷声大,雨点小",主要是敲山震虎。真正需要牌照的企业早就已经申请了,那些对政府有贡献或真正有能力的企业并不会因为这轮新规而焦虑。
这位从业者强调,新加坡的治理风格核心是务实。这次监管条款愈发严格,是因为Web3领域出现了一些需要正视的问题,政府必须介入以保障生态的健康发展。他注意到,越来越多的自由职业者和远程工作者开始更倾向于在家办公,并避免在公开场合主动讨论Web3相关话题,以降低风险。
这位创始人认为,新加坡这几年在Web3领域的监管政策并没有出现剧烈转向,更多是对既有框架的明确和细化。他指出,对大多数初创项目来说,新加坡依然是一个制度明确、路径清晰、资源丰富的环境。从长远来看,Web3仍是新加坡国家战略的一部分,政府通过多种方式推动生态发展。
这位创始人表示,目前的监管变化并未对他们的AI初创公司带来明显冲击。他认为这轮监管更多是针对金融属性较强的企业与项目,而对于小型团队的实际影响相对有限。他仍然认为新加坡是一个适合小团队甚至个人创业的地方,特别是对海外华人来说,新加坡在语言和文化上有着天然的亲和力。
结语
这次监管收紧,本质上是新加坡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一次自我校准,而非对Web3行业的驱赶。Web3从业者正在重新选择和考量:是留下来接受更高强度的监管以换取长期的政策确定性,还是转向那些看似更友好、但充满更多不确定性的市场。无论如何,新加坡的Web3生态正在经历一次重要的转型和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