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oS公链项目比较分析:ETH2.0、Tezos和Cosmos2020年,PoS增发系公链成为市场热门话题之一。本文将结合链上数据,分析比较ETH2.0、Tezos以及Cosmos这三大明星PoS项目,探讨它们的持币地址和持币数量分布情况。ETH2.0是以太坊的重大升级,将从PoW转向PoS共识机制,意味着ETH新增发率将从近10%降至不足2%,低于传统货币通胀率,凸显其稀缺性。Tezos是一个高性能底层公链,具有自我修复功能。XTZ代币持有者可自行抵押做节点,或委托给"烘焙师"参与治理,推动技术升级迭代,最大程度避免分叉。Cosmos提供扩展与互操作性的去中心化网络,基于Tendermint共识算法构建,通过Tendermint Core和IBC协议实现各加密货币主链间的互操作。PoS已成为新一代公链的主流趋势。相比PoW挖矿,Staking通过质押代币参与网络安全管理,防止通胀稀释。但PoS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项目因内在价值不足导致用户"赚了币亏了钱"的情况。ETH2.0的出现再次引发市场对PoS的关注。本文基于Amberdata API数据进行分析。## 代币分布情况截至2020年6月17日,ETH共有101,539,249个账户,并持续增长。在这些地址中:- 前10地址持有15.93%的代币- 前100地址持有35.32%的代币 - 前1000地址持有64.87%的代币ATOM共有31,358个地址,125个验证者:- 前10地址持有88.82%的代币- 前100地址持有98.62%的代币- 前1000地址持有99.94%的代币Tezos共有546,382个地址,494个烘培者:- 前10地址持有20.71%的代币 - 前100地址持有53.24%的代币- 前1000地址持有81.23%的代币对比可见,ETH在去中心化程度上表现最佳。而Tezos作为新兴公链,其前10和前100地址的代币分布也相当不错。限于总地址数,Tezos前1000地址的代币占比略逊。但Tezos系统中存在大量自有代币的烘培师吸引外部质押,因此普通用户仍拥有相当比例的代币,显示了不错的去中心化程度。总账户数越多意味着潜在用户基数越大,持币地址越分散则更易实现去中心化。短期内,能挑战以太坊地位的公链并不多。但值得注意的是,ETH尚未完全转为PoS网络。根据当前数据表现,Tezos最有可能与以太坊展开竞争。## 质押率与收益情况对PoS公链而言,用户通过质押分享网络扩张收益,这种机制对底层用户更友好。同时,它也锁定了部分流通性,为投机炒作创造了条件。相比PoW公链新增代币主要由上游矿机持有者控制,PoS公链的新增代币更倾向于被散户抛售而非持有。在公链缺乏实际价值支撑的情况下,这部分卖盘可能成为价格下跌的压力。据Messari数据,截至2020年6月18日:ATOM:- 动态质押率:93.88%- 年化收益率:9.26%- 总市值:511,415,238美元- 非质押流通市值:31,298,612美元- 总流通代币数:190,688,439个- 每年增发数量:16,577,095个(非质押流通代币的1.42倍)XTZ:- 动态质押率:79.93% - 年化收益率:6.94%- 总市值:1,936,917,919美元- 总流通代币数:733,364,642个- 每年增发数量:40,680,778个(非质押流通代币的27%)ATOM每年增发率为流通代币的1.42倍,这么高的增发率可能会拉低持币人成本,对后期参与者不利。相比之下,XTZ的增发率要低得多,更为合理。## 持币地址活跃度ETH:- 38%的地址在过去一年内活跃 - 活跃代币数量占总流通量的76.01%XTZ:- 56.2%的地址在过去一年有活跃记录- 活跃代币数量占流通供应量的95.17%- 60%以上地址在过去一个月保持活跃ATOM:- 44.25%的地址在过去一个月内活跃- 95.5%的地址在2020年1-5月内发生过交易Tezos和Cosmos上线时间较短,早期支持者更乐于参与共识维护网络安全。许多交易所和钱包已将Staking业务纳入商业版图,为用户提供便利的参与方式,间接促进了代币活跃度。未来,公链的去中心化治理和生态完善是保持长期生机的关键。互操作性等设计创造了底层流动性需求,有助于生态拓展和用户参与。综上所述,ETH的去中心化程度最高,而Tezos在这方面也表现不俗。Tezos和Cosmos目前维持较高质押率,但新增代币若缺乏共识价值支撑,可能面临抛压。从活跃度看,Tezos和Cosmos近期表现良好,但Cosmos面临更大经济压力。因此,Tezos更有望成为PoS赛道的黑马,与ETH 2.0展开竞争。未来,PoS公链的竞争力还取决于开发者社区的建设、创新路径的探索、治理结构的优化等多方面因素。
ETH2.0、Tezos和Cosmos: PoS公链对比分析与未来展望
PoS公链项目比较分析:ETH2.0、Tezos和Cosmos
2020年,PoS增发系公链成为市场热门话题之一。本文将结合链上数据,分析比较ETH2.0、Tezos以及Cosmos这三大明星PoS项目,探讨它们的持币地址和持币数量分布情况。
ETH2.0是以太坊的重大升级,将从PoW转向PoS共识机制,意味着ETH新增发率将从近10%降至不足2%,低于传统货币通胀率,凸显其稀缺性。
Tezos是一个高性能底层公链,具有自我修复功能。XTZ代币持有者可自行抵押做节点,或委托给"烘焙师"参与治理,推动技术升级迭代,最大程度避免分叉。
Cosmos提供扩展与互操作性的去中心化网络,基于Tendermint共识算法构建,通过Tendermint Core和IBC协议实现各加密货币主链间的互操作。
PoS已成为新一代公链的主流趋势。相比PoW挖矿,Staking通过质押代币参与网络安全管理,防止通胀稀释。但PoS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项目因内在价值不足导致用户"赚了币亏了钱"的情况。
ETH2.0的出现再次引发市场对PoS的关注。本文基于Amberdata API数据进行分析。
代币分布情况
截至2020年6月17日,ETH共有101,539,249个账户,并持续增长。在这些地址中:
ATOM共有31,358个地址,125个验证者:
Tezos共有546,382个地址,494个烘培者:
对比可见,ETH在去中心化程度上表现最佳。而Tezos作为新兴公链,其前10和前100地址的代币分布也相当不错。限于总地址数,Tezos前1000地址的代币占比略逊。但Tezos系统中存在大量自有代币的烘培师吸引外部质押,因此普通用户仍拥有相当比例的代币,显示了不错的去中心化程度。
总账户数越多意味着潜在用户基数越大,持币地址越分散则更易实现去中心化。短期内,能挑战以太坊地位的公链并不多。但值得注意的是,ETH尚未完全转为PoS网络。根据当前数据表现,Tezos最有可能与以太坊展开竞争。
质押率与收益情况
对PoS公链而言,用户通过质押分享网络扩张收益,这种机制对底层用户更友好。同时,它也锁定了部分流通性,为投机炒作创造了条件。
相比PoW公链新增代币主要由上游矿机持有者控制,PoS公链的新增代币更倾向于被散户抛售而非持有。在公链缺乏实际价值支撑的情况下,这部分卖盘可能成为价格下跌的压力。
据Messari数据,截至2020年6月18日:
ATOM:
XTZ:
ATOM每年增发率为流通代币的1.42倍,这么高的增发率可能会拉低持币人成本,对后期参与者不利。相比之下,XTZ的增发率要低得多,更为合理。
持币地址活跃度
ETH:
XTZ:
ATOM:
Tezos和Cosmos上线时间较短,早期支持者更乐于参与共识维护网络安全。许多交易所和钱包已将Staking业务纳入商业版图,为用户提供便利的参与方式,间接促进了代币活跃度。
未来,公链的去中心化治理和生态完善是保持长期生机的关键。互操作性等设计创造了底层流动性需求,有助于生态拓展和用户参与。
综上所述,ETH的去中心化程度最高,而Tezos在这方面也表现不俗。Tezos和Cosmos目前维持较高质押率,但新增代币若缺乏共识价值支撑,可能面临抛压。从活跃度看,Tezos和Cosmos近期表现良好,但Cosmos面临更大经济压力。因此,Tezos更有望成为PoS赛道的黑马,与ETH 2.0展开竞争。
未来,PoS公链的竞争力还取决于开发者社区的建设、创新路径的探索、治理结构的优化等多方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