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蓝,描绘你的无限可能!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动玩法
1. 在 Gate广场 发布原创内容(图片 / 视频 / 手绘 / 数字创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蓝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标题或正文必须包含标签: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内容中需附上一句对Gate的祝福或寄语(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办越好,蓝色永恒!”)。
4. 内容需为原创且符合社区规范,禁止抄袭或搬运。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Gate × Redbull 联名赛车拼装套装
二等奖(3名):Gate品牌卫衣
三等奖(5名):Gate品牌足球
备注:若无法邮寄,将统一替换为合约体验券:一等奖 $200、二等奖 $100、三等奖 $50。
🏆 评选规则
官方将综合以下维度评分:
创意表现(40%):主题契合度、创意独特性
内容质量(30%):画面精美度、叙述完整性
社区互动度(30%):点赞、评论及转发等数据
链上数据:Web3价值挖掘的新蓝海
链上数据:Web3的金矿
近期我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一些关于链上数据的观点,引起了不少讨论。这篇文章是对这个话题的进一步探讨和思路整理。距离上次发文已有半年之久,希望以后能更频繁地更新。
简而言之:
在Web2.0时代,用户的数据和价值被各个平台牢牢把控。比如你在某游戏中成为高手,在其他游戏中依然要从头开始;你在一个平台积累的粉丝和内容,无法轻易迁移到其他平台;不同支付工具之间的资金转移也很麻烦。每次使用新产品都要重复繁琐的注册流程,而不常用的产品往往还需要找回密码。
Web2.0的应用都在努力锁住用户,提高粘性和留存率,构建数据护城河以最大化价值。作为用户,虽然能使用产品,但实际上一无所有,所有数据随时可能消失。曾经火热的博客社区、社交网站,甚至是大型网游,都可能在一夜之间关闭服务。本质上,用户的行为和数据是在为公司创造价值,而用户在注册时同意的协议往往是极不公平的。
因此,在Web2.0中,你的数据虽有价值,但既不属于你,也无法分享其中的价值。
Web3.0基于区块链技术,似乎向前迈进了一步。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公开的数据库,所有应用都在其上读写数据。由于目前的性能限制和高昂交互成本,应用倾向于只将"高价值行为"记录在链上,而这些行为数据就是一座金矿。
四年前还是ICO和公链竞争的时代,链上交易类型非常单一,多为代币转账。四年间,应用层迎来了DeFi、NFT、GameFi等多个领域的爆发,成千上万个应用在链上记录了多样化的数据。围绕这些数据的分析和加工,可以衍生出无数场景,从捕捉交易机会,到精准用户定位,再到形成链上身份和社交关系,每一个方向都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机会。
在区块链上,一个地址的全貌隐藏在每一笔链上交互中。任何人都可以无需许可地拼凑出用户画像,一些项目正在以不同方式组织和呈现用户的链上画像和行为。
在Web3.0中,你的价值行为终将获得回报。即使某个项目方没有给予预期的回报,也会有其他项目来认可你的价值。比如最近某DAO给某NFT交易平台用户空投代币,就是一个有趣的案例。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项目通过空投等方式回馈用户的高价值行为。
链上数据还能形成可追溯、无需证明的身份价值。你在区块链上的足迹是真实可查的,不像传统简历那样容易包装。这些数据不仅能反映一个人的链上历史和身份,还能原生地建立社交关系和群组关系。基于钱包地址登录的社群工具可以根据链上数据自动管理成员资格和权限,建立更透明高效的社群。
此外,链上数据中蕴含着巨大的分析价值。每天数十亿美元的代币和NFT交易都是公开的,这里面有无数可以挖掘的Alpha。一些数据分析产品已经在这个方向上取得了显著成果。
未来,我们还会看到基于链上数据的信用评分、去中心化身份在元宇宙中的广泛应用,以及更多抓住某个角度为用户创造价值的数据产品。在可预见的未来,你在Web3.0中使用任何应用时,都将携带着你的地址画像和标签,而不是从零开始。你的数据既是价值的载体,也属于你自己。
这仅仅是链上数据这座金矿的冰山一角,未来还有更多令人兴奋的可能性等待我们去探索。作为投资者,我们非常看好由数据衍生出的整个赛道,这是Web3.0领域一个重要的投资主题。欢迎在这个赛道创业的朋友来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