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密货币场外交易平台迎来新机遇加密货币场外交易(OTC)平台的发展历程中有两个重要时刻。2024年,比特币和以太坊ETF获批,欧盟和迪拜等地区引入了新的监管框架,为OTC柜台的大规模合法运营铺平了道路。2025年初,随着比特币创新高、以太坊强势上涨,机构资产配置热潮推动OTC平台交易量飙升。OTC交易通常直接匹配买卖双方,提供单一报价,没有滑点和竞价。交易通过托管钱包或机构账户完成,不会出现在公开订单簿上。作为加密货币市场的"暗池",OTC机构不会公开用户的具体交易细节,但我们可以从链上数据中寻找蛛丝马迹。2025年7月发生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之一的比特币场外交易,共80,000枚BTC以约90亿美元价格易手,但公开市场几乎没有波动。这笔交易的幕后操盘手是当前华尔街最受青睐的加密场外交易机构之一,这也使其第二季度财报收入同比增长了268倍。随着这波机构投资热潮,OTC平台已成为继中心化交易平台(CEX)和去中心化交易平台(DEX)之外,加密市场的"第三大流动性支柱"。对于大额资金而言,CEX/DEX难以直接承载数亿美元级别的买盘而不引发剧烈波动,因此OTC平台扮演了机构的"白手套"角色,在幕后完成建仓或清仓。2024年全年OTC交易量均高于上年同期水平,表明市场参与者越来越倾向通过私密渠道交易,而非在公开市场明牌下注。加密行业在机构眼中从边缘投机逐渐变成了可接受的资产配置选项,华尔街从怀疑者变成了参与者。2025年这一增长趋势更是呈指数级上升。某数据平台指出,越来越多的传统金融领袖从观望转向中立或接受,是场外交易量飙升的重要原因。当更多交易在暗池中进行时,表面上的市场波动可能被显著平滑。根据该平台2024年第四季度的报告,OTC平台的整体交易量较前一年需求量增长了106%,2025上半年OTC现货量较2024年上半年更是同比增长112.6%。值得注意的是,在欧美合规环境改善的同时,亚洲OTC市场也在兴起。香港持牌OTC平台、阿联酋及东南亚的新兴平台,均在吸引全球大单流动性。同时,一些传统大宗交易做市商也活跃其中,利用高频和量化策略为机构客户提供加密大额交易的双边报价,提高执行效率并降低冲击成本。这些因素共同巩固了OTC作为加密市场隐形水池的地位。在众多OTC参与者中,某知名加密投行无疑是这波机构买盘狂潮中的明星。该公司既是知名加密投行,又运营高触达的场外交易业务,主要涵盖交易、投资、资产管理、咨询和挖矿几条业务线。其客户涵盖上市公司、对冲基金等顶级玩家。但盈利的主要支柱是场外现货交易与投资。背靠创始人20年华尔街从业经验以及公司上市的合规塑造,越来越多机构资金涌入,该公司的平台上演了一幕幕惊人的大宗交易剧目,涵盖ETH、BTC等主流资产以及SOL、BNB等热门币种。7月25日,该公司公告披露其受委托为一位"中本聪时代"的早期投资者完成了80,000枚比特币的巨额出售。据称,这是该投资者进行遗产规划的一部分。令人惊讶的是,这8万枚BTC的出清几乎没有冲击市场。从7月17日开始链上远古地址异动,在几天内将比特币转入该公司的OTC地址,而这8万枚比特币的出清在比特币价格上却未体现明显影响。2025年第二季度,以太坊链上出现多笔异常巨额买单,引发社区密切关注。自7月9日以来,有14个新钱包地址通过某些OTC平台累计买入了惊人的856,554枚ETH,价值约31.6亿美元。这些钱包均在链上一度毫无历史,然后突然在OTC渠道大额收币,显示有"大玩家正在悄悄增持ETH"。有迹象将这些买盘指向某游戏公司,其自2025年6月起高调宣称效仿某公司战略,将以太坊作为主要国库资产持续增持。根据其公告和链上数据,该公司在6月至7月底通过ATM增发融资和场外交易,疯狂扫货了将近50万枚ETH。截至7月末,该公司累计购入约44.9万枚ETH,进入8月继续逢低再囤。有分析称其总持仓已突破49.9万枚ETH,成本均价约$3,064,目前市值约18亿美元,浮盈约2.75亿美元。如果说2024年的主角是BTC和ETH,那么2025年下半年开始,BNB也登上了机构布局的舞台。7月,一则令人意想不到的消息传出:一家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宣布将彻底转型为"BNB国库公司",拟通过私募融资和行权筹集最多达12.5亿美元资金用于购买BNB,这一计划让该公司股价单日暴涨550%。更引人注目的是,该公司此番加密转型的操刀手正是某知名OTC平台的联合创始人。他将出任该公司的新CEO,另一位来自某资本的合伙人、前加州公共员工退休系统首席投资官则担任CIO。新任CEO表示,将利用这笔高达5亿美元(最高可扩募至12.5亿)的资金在未来24个月内积极建立BNB头寸,包括公开市场购买、战略交易,以及通过质押和去中心化金融获取收益。这意味着BNB将迎来首个大规模公开市场的机构买家,而OTC渠道无疑将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由于BNB的发行和流通高度集中,要在不引发市场剧烈波动的情况下吸收数亿美元的BNB,只能求助于场外大宗交易或协议转让。BNB作为全球第三大市值加密资产,此举标志着其正式进入机构资产配置视野。不管是某交易平台主打的托管、交易、链上生态一体式的交易平台,还是某公司这类咨询+OTC交易的币股关系的撮合,抑或是当前传统券商和交易平台的快速融合,加密货币领域的各个行业都开始走向合规化以及资源向头部聚合化转移。近日某项目的启动可能便是这一显著趋向的公示,合规机构的霸权时代将近,而加密货币的OTC平台这一"透明的暗池"在未来可能占据更重要的生态位。
加密场外交易平台崛起 OTC成市场第三大流动性支柱
加密货币场外交易平台迎来新机遇
加密货币场外交易(OTC)平台的发展历程中有两个重要时刻。2024年,比特币和以太坊ETF获批,欧盟和迪拜等地区引入了新的监管框架,为OTC柜台的大规模合法运营铺平了道路。2025年初,随着比特币创新高、以太坊强势上涨,机构资产配置热潮推动OTC平台交易量飙升。
OTC交易通常直接匹配买卖双方,提供单一报价,没有滑点和竞价。交易通过托管钱包或机构账户完成,不会出现在公开订单簿上。作为加密货币市场的"暗池",OTC机构不会公开用户的具体交易细节,但我们可以从链上数据中寻找蛛丝马迹。
2025年7月发生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之一的比特币场外交易,共80,000枚BTC以约90亿美元价格易手,但公开市场几乎没有波动。这笔交易的幕后操盘手是当前华尔街最受青睐的加密场外交易机构之一,这也使其第二季度财报收入同比增长了268倍。
随着这波机构投资热潮,OTC平台已成为继中心化交易平台(CEX)和去中心化交易平台(DEX)之外,加密市场的"第三大流动性支柱"。对于大额资金而言,CEX/DEX难以直接承载数亿美元级别的买盘而不引发剧烈波动,因此OTC平台扮演了机构的"白手套"角色,在幕后完成建仓或清仓。
2024年全年OTC交易量均高于上年同期水平,表明市场参与者越来越倾向通过私密渠道交易,而非在公开市场明牌下注。加密行业在机构眼中从边缘投机逐渐变成了可接受的资产配置选项,华尔街从怀疑者变成了参与者。2025年这一增长趋势更是呈指数级上升。
某数据平台指出,越来越多的传统金融领袖从观望转向中立或接受,是场外交易量飙升的重要原因。当更多交易在暗池中进行时,表面上的市场波动可能被显著平滑。根据该平台2024年第四季度的报告,OTC平台的整体交易量较前一年需求量增长了106%,2025上半年OTC现货量较2024年上半年更是同比增长112.6%。
值得注意的是,在欧美合规环境改善的同时,亚洲OTC市场也在兴起。香港持牌OTC平台、阿联酋及东南亚的新兴平台,均在吸引全球大单流动性。同时,一些传统大宗交易做市商也活跃其中,利用高频和量化策略为机构客户提供加密大额交易的双边报价,提高执行效率并降低冲击成本。这些因素共同巩固了OTC作为加密市场隐形水池的地位。
在众多OTC参与者中,某知名加密投行无疑是这波机构买盘狂潮中的明星。该公司既是知名加密投行,又运营高触达的场外交易业务,主要涵盖交易、投资、资产管理、咨询和挖矿几条业务线。其客户涵盖上市公司、对冲基金等顶级玩家。但盈利的主要支柱是场外现货交易与投资。背靠创始人20年华尔街从业经验以及公司上市的合规塑造,越来越多机构资金涌入,该公司的平台上演了一幕幕惊人的大宗交易剧目,涵盖ETH、BTC等主流资产以及SOL、BNB等热门币种。
7月25日,该公司公告披露其受委托为一位"中本聪时代"的早期投资者完成了80,000枚比特币的巨额出售。据称,这是该投资者进行遗产规划的一部分。令人惊讶的是,这8万枚BTC的出清几乎没有冲击市场。从7月17日开始链上远古地址异动,在几天内将比特币转入该公司的OTC地址,而这8万枚比特币的出清在比特币价格上却未体现明显影响。
2025年第二季度,以太坊链上出现多笔异常巨额买单,引发社区密切关注。自7月9日以来,有14个新钱包地址通过某些OTC平台累计买入了惊人的856,554枚ETH,价值约31.6亿美元。这些钱包均在链上一度毫无历史,然后突然在OTC渠道大额收币,显示有"大玩家正在悄悄增持ETH"。
有迹象将这些买盘指向某游戏公司,其自2025年6月起高调宣称效仿某公司战略,将以太坊作为主要国库资产持续增持。根据其公告和链上数据,该公司在6月至7月底通过ATM增发融资和场外交易,疯狂扫货了将近50万枚ETH。截至7月末,该公司累计购入约44.9万枚ETH,进入8月继续逢低再囤。有分析称其总持仓已突破49.9万枚ETH,成本均价约$3,064,目前市值约18亿美元,浮盈约2.75亿美元。
如果说2024年的主角是BTC和ETH,那么2025年下半年开始,BNB也登上了机构布局的舞台。7月,一则令人意想不到的消息传出:一家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宣布将彻底转型为"BNB国库公司",拟通过私募融资和行权筹集最多达12.5亿美元资金用于购买BNB,这一计划让该公司股价单日暴涨550%。
更引人注目的是,该公司此番加密转型的操刀手正是某知名OTC平台的联合创始人。他将出任该公司的新CEO,另一位来自某资本的合伙人、前加州公共员工退休系统首席投资官则担任CIO。新任CEO表示,将利用这笔高达5亿美元(最高可扩募至12.5亿)的资金在未来24个月内积极建立BNB头寸,包括公开市场购买、战略交易,以及通过质押和去中心化金融获取收益。
这意味着BNB将迎来首个大规模公开市场的机构买家,而OTC渠道无疑将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由于BNB的发行和流通高度集中,要在不引发市场剧烈波动的情况下吸收数亿美元的BNB,只能求助于场外大宗交易或协议转让。BNB作为全球第三大市值加密资产,此举标志着其正式进入机构资产配置视野。
不管是某交易平台主打的托管、交易、链上生态一体式的交易平台,还是某公司这类咨询+OTC交易的币股关系的撮合,抑或是当前传统券商和交易平台的快速融合,加密货币领域的各个行业都开始走向合规化以及资源向头部聚合化转移。近日某项目的启动可能便是这一显著趋向的公示,合规机构的霸权时代将近,而加密货币的OTC平台这一"透明的暗池"在未来可能占据更重要的生态位。